周公子手记丨择偶时,我们都希望对象“心理健康”吗?
信息时报 | 周公子 | 2019-09-04 10:59:57
这标题,好像是句废话。
实际上,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、成长教材,都强调“择偶一定要找心理健康的人”。就如心理学家曾文星就说过:
“择偶时,必须考虑对方有没有健康成熟的性格:对于所遇到的挫折,能够有相当的毅力去面对和应付,能以较积极的方式和态度去处理;对人生抱有乐观且积极的看法,对自己有基本的信心,能体会别人,能为他人着想。”
这话,说到底,就是鼓励我们去找一个“对”的人。
然而,到真正择偶的时候,我们就会发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。很多人会下意识寻找一些很不靠谱的对象,比如过分高冷的、超级黏人、完全没有安全感的、自私自利的……而且,拿得起,还放不下了,真是让人匪夷所思。
不是应该喜欢“心理健康”的吗?为什么说一套做一套呢?
存在这种诡异现象,原因只有一个,那就是:择偶不是一件寻求“正确”的事。它成功的关键不是寻找“对”的人,而是寻找“配对”的人。
如果你是健康的,你喜欢的伴侣就是健康的。
如果你有毛病,你也会喜欢有毛病的。所以我们常常看到:
极度自恋的,会喜欢纠缠不休的,因为对方可以负责拉下脸来维持关系。
受虐的,最终会找个施虐的,因为他觉得自己“缺点多,就是该打”。
依赖的,会找个掌控的,虽然有时,他会抱怨伴侣掌控得不好,但你让他独自拿主意,他又拿不起来,最后还是乖乖依附掌控的。
所以,找伴侣希望对方“心理健康”,这只是意识上的愿望。
我们的潜意识,我们内心不为人知的部分,掌握着最后的结局。
周公子